金融网上服务超市年内上线
2016-12-01 10:06:20 稿源:
2012年9月,惠州成为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目前,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了市直33个部门的数据,入库数据量达5.3亿条,信息采集量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依托信用信息系统,我市将建设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构建金融网上服务超市,企业授权推送信用报告,为融资方和资金提供方搭建沟通平台,解决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据了解,该平台将于今年上线运行。
◎系统构建
推动信用服务机构向县区延伸
2012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一库一网两平台”,重点记录、整合和应用社会成员信用信息。
2012年12月27日,信用惠州网正式对外开放,对外提供信用公示、信息查询、异议申请等功能,能同时满足政府、社会法人和个人使用需要。目前,跨区域信用信息查询功能已在信用惠州网开通,现可查询深圳企业和东莞企业的信用信息。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3年多来,我市按照“互联网+大数据+机构+制度”的理念,先后制定了“1+4+N”系列制度,出台了70多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涉及税务、卫生、食药品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方方面面,信用信息采集、管理、安全、应用“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发布两期信息采集目录,整合了33个部门的147个数据主题,包含1400个数据项,信息涵盖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4类主体,入库数据量达5.3亿条。
随着市级层面的机构和机制完善,我市还推动信用服务机构向县 (区)延伸。据介绍,市信用中心惠城分中心已于2015年成立并对外提供服务,“信用大亚湾”已上线运行,信用龙门网、信用惠东网页面设计已完成。
同时,我市还成立了1家信用评级机构、1家信用研究机构,成立了市信用协会和惠州市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会以及惠州市诚信教育培训基地,另有3家征信机构、1家社会组织在注册登记,业务范围涉及信用调查及研究、信用咨询管理和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等。
◎信用推广
市信用中心窗口出具信用报告4000多份
在惠州,目前信用报告已经在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现代产业100强专项资金申报、全民创业资金申请、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申请等事项应用。
市信用办负责人介绍,我市共梳理出涉及10个部门的21项适合使用信用报告的专项扶持资金,涉及资金总额1.24亿元。企业有不良信用记录,则“一票否决”。
因为信用产品被广泛运用,信用记录越来越被看重。目前,市信用中心窗口已出具信用报告4000多份,接受咨询超过2万人次。
我市还通过评定信用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比如,纳税领域试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发票领购、税务检查等环节落实激励措施;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实施强化管理和重点监控。
◎创新应用
为融资方和资金提供方搭建沟通平台
在工程交易、金融服务领域,我市引入信用奖励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市信用中心为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开通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权限后,该行充分运用惠州市联合征信系统功能,将该系统功能引入“信用贷”业务,创新研发了小微企业“征信贷”产品。银行通过查询企业综合信用记录,筛选资信良好的小微企业发放小额、用于短期生产经营周转的人民币信用贷款,或者在企业提供一定抵质押物基础上以“信用+抵质押”方式办理组合贷款,目前已成功发放21笔共3460万元纯信用贷款。
记者了解到,依托信用信息系统,市信用办和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目前正联合建设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构建金融网上服务超市,企业授权推送信用报告,为融资方和资金提供方搭建沟通平台,解决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据悉,该平台将于今年上线运行。
(2016年4月12日 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