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车辆使用性质变化应及时变更登记
2017-10-13 12:01:18 稿源:

  近年来,一些离市区较远的小区逐渐兴起社区顺风车:车主将车辆空位信息发出,或无偿,或仅需较少的费用,邻居即可根据时段、途经地点等信息,选择报名乘坐。

  社区顺风车,价格便宜还免去等车、挤地铁的烦恼,车主与乘客还都是小区里的邻里,安全信得过。可这邻里顺风车毕竟不是专职商用载客,就算车主小心翼翼安全驾驶心里仍不免担心,如遇意外,车险能为这些乘客买单么?

  保险界业内人士介绍,通常情况下的车险理赔三大项目有:交强险、车损险、三责险。其中交强险与三责险是只保第三者所遭受的人身与财物损失。

  何谓“第三者”?

  车险中的“第三者”,指的是被保车辆、被保车辆上的人与财物之外的,因被保车辆造成损失的人或物。

  打个比方,如车辆撞进人行道,被撞伤的路人、撞坏的路灯,甚至是撞坏的植物,都属于“第三者”。

  所以仅依靠这三个车险,被保车辆上的乘客人身、财物损失是无法通过车险理赔的。

  车辆使用性质变化,车险理赔会受阻吗?

  这一点跟滴滴专车、快车、顺风车一直以来的保险理赔困局一样,车辆本为私家车,但加入网约车平台后,即使作为兼职但车辆的使用性质已涉及商业运营,而商业运营的车辆所缴纳的车险费用与自驾私用的车辆是不一样的。

  商业运营车辆风险远高于私家车,根据风险与保费相匹配的原则,保费自然高于私家车,保监会也明确规定,私家车用作商业运营,所投保的个人车险可不予理赔。

  合规的做法是车辆使用性质改变时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按规定完成被保车辆的性质变更手续。

  是否属于商用性质呢?

  社区顺风车平台内参与的车辆,毫无疑问在收取费用载客时属于商用性质。

  同样的,其他没有运营平台仅通过业主群或者其他渠道分享信息的顺风车,如果收取了费用的话,也会有商用的嫌疑。

  不要以为车主好心无偿载人就能松口气,如果乘坐车辆在网约车平台有登记的话,也会被怀疑出险时是商业载客,车险没有变更车辆使用性质的话一样没得赔。

  世界变化太快,相关的保障却始终无法跟上节奏,网约车兴起已久,但无论车主的车险问题还是乘客的保险保障,都无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议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是先给自己买上一份一年期综合意外保险比较靠谱。周婷婷 ·广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