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放贷息费不明引发争议案
2017-01-19 16:45:56 稿源:
案例简介
李先生有一张A银行信用卡,2012年因母亲住院而刷卡消费一万多元。2014年中旬A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致电李先生,称可以给他贷款3.5万元。由于时间比较久,并且当时是电话放贷,没有书面合同,所以李先生也不太记得贷款年限是2年还是3年。贷款后李先生一直都有在还款,直到2016年3月查询自己的贷款情况时,A银行告知其仍欠款3万元。李先生认为自己已经还款一年多了,对仍欠费3万元感到质疑。

处理经过
经查询得知李先生的该笔贷款是A银行的一款现金分期产品,从持卡人信用卡账户中透支一笔不超过其授信总额度的资金,并转账至其国内同名储蓄账户,持卡人分期偿还本金和手续费用。该笔贷款本金加利息共需还款6万元左右,截至3月已还款3万多元,故仍欠款3万元。A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向李先生解释了利费扣收情况并为其补发了历史账单供查看。

处理结果
考虑到李先生家庭情况特殊,A银行最终提供了客户还款后减免部分利费的方案,李先生对此结果感到满意。
 
 
案例启示
金融机构在向客户营销相关业务时,应充分尊重客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认真履行对客户的告知义务,在事前应清楚说明贷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重要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