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英文界面操作被骗案
2017-01-19 16:52:55 稿源:
案例简介
于小姐近期到处求职,收到一个陌生电话说要退还体检费,于是她按照对方要求,持其B银行卡到A银行网点的ATM机操作,输入密码后瞬间便被转走5万元。于小姐表示其账户未开通网银、手机银行服务,仅有短信提醒功能,因此觉得钱被转走是银行责任,要求A行启动紧急预案,为她冻结对方账户。
处理经过
联合会向其解释,银行要为储户服务,在没有收到司法指令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冻结他人账户。即使要冻结,也应是B银行来执行,不应归责于A行。
经查询,当初A行保安巡查大堂时发现于小姐拿着手机一边与人通话一边操作ATM,而且ATM机操作页面显示英文界面。保安觉得可疑立即上前提醒,更不顾其仍在通话中大声叫喊她可能遇到骗子。当时于小姐已退卡,保安再次提醒她查询账户。于小姐表示她未进行操作,但钱已被转走。A行建议其立即报警处理。
处理结果
联系于小姐,告知其账户虽未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转账功能,但是当时骗子有可能引诱其通过ATM机英文界面下的转账操作将资金汇出,故即使她未告知对方银行卡密码也能诈骗成功。
法律分析
根据《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含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设备,下同)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同时,通知文件规定,银行通过自助柜员机为个人办理转账业务的,应当增加汉语语音提示,并通过文字、标识、弹窗等设置防诈骗提醒;非汉语提示界面应当对资金转出等核心关键字段提供汉语提示,无法提示的,不得提供转账。
案例启示
资金支付结算服务既要追求高效也要保证安全。现如今,银行和支付机构在提供转账服务时,增加了实时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金融消费者在办理转账业务时可自行调整转账时间。对此,金融消费者平常应注意了解与自己权益密切相关的金融资讯,提高风险意识。